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理財好聲音

非金融機構收費顧問&金融機構顧問的3點差異

已更新:5月2日


作者:大錢先生


非金融機構收費顧問跟金融機構顧問的三點差異


4/25(四)下午跟婦女培力中心合辦了一場保單稅務的公益理財講座,現場來賓對保單稅務都踴躍發問,顯然是有備而來!講師鋼鐵紳士靖傑貼心的留下時間讓臺下來賓做個別諮詢。有來賓還特地將家中的保單資料整理下來,仔細的詢問鋼鐵紳士。


注意到現場還有二、三位來賓在周邊徘徊欲言又止的。上前了解原因,原來是怕諮詢後被推銷,所以遲遲不敢詢問啊!


明顯的,收費式理財規劃執業的模式雖然近年有成長,但要達到民眾普遍的了解還有些距離。《理財好聲音》專注在顧問執業技能提升,另一方面,也會需要有公司盡力向社會大眾教育收費式的服務,除了提升顧問的品牌知名度,實務上也要支援顧問的營運需要。


理財顧問的品牌行銷可以參考,理財顧問一定要做「網路行銷」的3個原因!大錢先生今年會再以富又康公司支援顧問的市場營運需要,這部分容後再說明。但前面可以先聲明的是,富又康的營運模式不會招募任何顧問。

  

大錢先生以為非金融機構收費顧問跟金融機構顧問執業上會有三點差異。

 


「立場」不同的差異

非金融機構收費顧問的主要收入來自客戶支付的服務費用,而不是銷售金融產品所獲得的佣金,通常先思考的是以客戶為主。而金融機構的理財規劃顧問需要面對的是公司的責任績效,可能較傾向推薦機構內部的金融產品。


收費的理財規劃顧問通常會直接向客戶收取費用,客戶會清楚地知道他們支付的是什麼服務費,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利益衝突。


非金融機構收費顧問通常提供的是理財規劃服務,包括財務目標設定、風險管理、投資組合管理等,為客戶提供客製化的解決方案。而金融機構理財規劃顧問,會比較注重於機構內部提供的金融產品,服務的範圍可能較受限。


立場的不同所造成的差異在其獨立性、收費方式與服務提供內容,消費者在選擇理財規劃顧問的服務時,可以考慮這些因素來確保能夠獲得符合自身需求的專業服務。

 


考慮客戶問題時的「框架」差異

思考客戶問題框架的差別,主要在於商業模式、業務目標和對客戶需求的考慮。


非金融機構收費顧問通常更注重客戶的整體財務狀況和目標,他們思考問題時的目標是考量如何解決客戶整體的問題,經由全面的財務規劃過程,來實現客戶的財務目標和需求。


而金融機構的顧問較受到機構產品和業績的影響,在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時,會會更多地著眼於單一產品或服務為主,較缺乏全面性,並且可能受到機構的業績目標影響。而不一定能完整的考慮客戶的整體財務需求。


不同身分的顧問,在思考客戶問題時差別,主要在是否以客戶導向、財務規劃的完整性,這些會讓客戶的體驗不同。

 

 

提供「解決方案」的差異

非金融機構收費顧問解決方案,會從客戶的整體財務狀況出發,根據客戶的目標、風險承受能力、時間規劃和其他個人因素,涵蓋較多的財務領域,如投資管理、退休規劃、風險管理、稅務規劃等,來確保客戶的財務目標得到全面考量。而金融機構的顧問的解決方案可能會比較標準化,可能較傾向於推薦機構內部的金融產品。


非金融機構顧問通常較容易保持產品的中立性,他們的建議較不會受到特定金融產品的影響,較會依據客戶的需求和目標,從整個市場中挑選適合客戶的產品。而金融機構的顧問比較受到機構內部產品和服務的限制,提供的方案較傾向於使用機構的金融產品,提供的解決方案可能較為局限,可能僅涉及特定的財務領域或產品類別。


二者在提供解決方案時的差別,主要在客製化、產品的中立性和全面性上。

  


不論是非金融機構收費顧問或機構內的理財規劃顧問,消費者在認識這兩種顧問在執業立場、思考框架與解決方案的差異後,考慮以上因素,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理財規劃顧問。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收費」理財規劃顧問!

 

---


【作者】大錢先生

│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

│理財好聲音共同創辦人、好險有錢網站創辦人

│【1號課堂】亂世不焦慮的投資課講師、康健雜誌、錢雜誌專欄作家、SMART智富月刊財務健檢作者

│MAIL聯繫大錢先生


│專為理財顧問成立的LINE社群。

│投資、理財、執業、顧問行銷等資訊分享。歡迎加入,跟我們一起討論~


165 次查看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